-凯发k8国际首页

对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0240173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9-24 18:46

关于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服务体系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失能老年人数量逐年增长,“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问题逐步显现,推动建立满足群众多元需求的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具有现实意义,对减轻老年失能群体家庭经济和事务性负担具有积极作用。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2016年我国启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截至目前,经国家批准,全国共有49个城市开展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2020年,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未经国家医保局和财政部同意,各地不得自行扩大试点范围”。

为满足群众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不断提升老年失能人员照护服务水平,市民政、医保、地方金融等部门加强协同配合,开展了有益的探索。一是为失能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护方面,通过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改造提升行动,民办养老机构消防安全达标提升工程以及等级评定、深化医养整合措施,进一步提示养老机构安全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目前,全市养老机构基本规范国标达标率100%,三级以上养老机构在全省占比达34.04%,医养结合机构70家,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5.3%,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率100%。同时依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建有28家集医、养、康、护于一体的医养融合康复服务中心;二是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照护服务方面,创新推进“互联网 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建成16个综合养老服务平台、326个“互联网 居家养老”服务网点。积极整合助餐、助洁、助医等服务资源,做到线上精准对接需求、线下上门提供服务,累计提供服务900余万人次。采取政府补助、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依托养老机构,将专业照护服务向家庭延伸,打造家庭养老床位6885张、完成适老化改造8586护,提供专业照护服务75.61万人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属开展护理技能培训,提高家庭照护能力;三是在养老护理队伍建设方面,建立健全养老护理员保障激励机制,推进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对取得不同等级护理员的给予500元-5000元的一次性持证奖励和每月100元-600元岗位补贴,目前全市共有2000余名养老护理员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四是在发挥商业保险作用方面,积极支持和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指导按照市场机制规范运行,为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障碍引发护理需要提供保障。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要求,学习试点城市经验,组织开展调研和数据测算,进一步深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研究,为建立具有武汉特色的长护险制度奠定基础。同时,积极支持和鼓励商业保险公司丰富保险产品供给,开发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产品,共同构建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护理保障需求。


相关附件:

网站地图